第三百六十九章 地黄旗和单方面的屠杀 (第2/2页)
沙土中渐渐的出现了殷红色,但是死的人大多都是被拽下去的流沙国士兵。
这近千人听从了方笑语的话,都给自己穿上了薄薄的蚕甲,这种战甲十分轻便,而寻常刀剑难入,稀有,珍贵,就算是整个军营之中也不到百套,而京畿卫此次带来的物资里,除了粮食和水之外,还有一千套蚕甲,皇帝也算是下了本钱了。
而方笑语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将《地黄旗》这套功法献给朝廷。
这对方笑语而言实在是再划算不过了。《地黄旗》对她而言无甚大用,她一点也不心疼。能用一套无用的功法换取一千套蚕甲,已经是极为划算的买卖了。
如果皇帝要的是《五行旗》整套,她还未必舍得这样的绝学,且也拿不出来。但是单一的《地黄旗》,作用十分有限。
按照方笑语的说法,当敌方意识到要反击时,可能会将手中的兵器刺向地面,所以,那些被拉下去的敌军可以作为挡箭牌,再加之蚕甲的保护,能尽量的减少死伤。
但是,同时方笑语也下了命令,一旦敌方反应过来,他们就立刻撤退。
这些人见识过了方笑语的手段,自然也不会自作主张的非要留下。所以伤了几个人之后,他们全部撤退到安全的敌方,敌人根本无从寻找他们的踪迹。
一段时间的沉寂,叫慌乱的流沙国残兵松了口气。但是他们也不能完全放松精神,因为根本不知道北燕这边还有什么邪乎的招数等着他们。他们的精神已经十分疲惫。逃跑时又是一天一夜没有歇息,刚转回来就遭受了敌人猛烈地攻击,又累又饿又渴之下,他们终于体会到了北燕守军和百姓前些日子究竟是过的什么日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粮食也早已经被北燕劫走了。
有了朝廷拨下来的物资,再加之从流沙国这里抢夺而来的粮食和水,北燕的饥饿与干渴已经得以解决。再加之墨痕运送的百万石粮食还在途中,马上就能到达。且流沙国的那些财富与粮食,除去狐狼草原和大裕朝能分得一些之外,剩下的也会全都归大承所有。所以短时间内,北燕再不用为粮食和水而发愁。而在方笑语的记忆之中,这场干旱来的并不是太长,只要干旱过去,北燕这里就能重新‘活’过来。
绝望的情绪悄无声息的在敌军中蔓延。若是近看,便能发现,这些人大多数已经无精打采,甚至有些人后背已经佝偻下来了,如同一个自暴自弃的老人。
但是,毫无办法!
方笑语的‘不接受投降’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几乎压垮了那些死里逃生的残兵。
但是他们知道,对方绝不会放过他们。就如同他们之前雄纠纠气昂昂的跑来北燕的城门下叫嚣一般。因为梁薄这颗棋子,他们异常的嚣张跋扈,可如今风水轮流转,依旧是在同一片战场上,他们之间的角色悄然互换。
求生,就像是一个梦,虚无缥缈。
突然,后头方剑璋带领的军队开始后撤,这让剩下的残兵心中不安甚重。随着一人大喊‘不好快逃’,所有人都有如受了惊的兔子,一时间队形更加散乱,场面实在是有趣的不知该如何形容。
而这时才有人看到城墙之上,对方似乎架起了什么东西。再细一看,竟然是大型的投石机器,这让对方更加绝望了。
随着方笑语的一声令下,重若千斤的大石以飞快的速度破空而去,砸在地面上,砸在坑洞里,砸在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之上,也砸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大石不断的砸出去,收割着一条条人命。因为场面混乱,没有秩序,原本有可能能够逃脱的也大多死在了巨石之下。有些人被砸成了肉饼,红的白的溅了一地。
直到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十几万人,除去一万左右的人投降,剩下的死了大半。此时不过是无人统计罢了,若是有人清算一下,此刻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两万人。
但是,方笑语却下令停止了投石。
“这简直就是一面倒的屠杀。”周安感叹,这场仗,打得他自己都有些懵。若是要汇报战功,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书写那些战功册子。
大小姐,外加一群奇人异士。他们左右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但细想想却似乎跟他们镇远军没多大关系。
除了带领京畿卫的方将军,还有那一千个修炼了《地黄旗》的将军亲卫,剩下的就与他们没多少关系了。
狐狼草原有着覆灭流沙国的功绩。大裕朝完美的做到了盟友该做的。京畿卫首次出战,但表现不俗,那群懂得阵法和陷阱的奇人异士更是功不可没。而大小姐幕后指挥,所有的结果都在她意料之中。周安不禁觉得有点挫败,却又有些高兴。
最后这一场战争,真的就如同方笑语所说的,不费一兵一卒,竟然就将对方几十万人全歼在这里。
而城楼下头还剩下的那点人,根本不足为虑,他随便带一支队伍,就能将他们全部杀光。这就是精英与废柴的区别。
但是,事情到此却并没有结束。
方笑语下令停止投石,并非是因为他要放过下面这不足两万人,而是另有计划。
她让赵三将镇远军的战旗竖在城头,这表明了,剩下的事她不打算再插手了。
当初她就与她爹说好了。一旦她在城头树下战旗,就代表剩下的事完全由他和京畿卫自行处理。
实际上,就是留了一批人给方剑璋解恨的。
这次的北燕之行,无论是方剑璋还是叶西辞都憋了一肚子的火,太子更是。如今有机会有冤抱冤有仇报仇,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看到了战旗飘扬的方剑璋,冷着脸下令道:“你们,去将剩下的人杀光,否则,你们一起死。”
方剑璋话音刚落,那些原本还庆幸早早投降了的那一万人全都变了脸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