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切克弗的约会-2 (第1/2页)
廖沙已经在黑河等了陈兆军两天了,他也着急得很。楚,自己手里面的这些东西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担出了问题,那事情就大了。不过话说回来,利益与风险共存这句话可不光是国人知道,谢廖沙也很清楚。为了搞到这套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谢廖沙已经花了不少的钱了,不过他清楚,无论现在投入了多少,将来的回报率一定是非常高的。
这个谢廖沙不是别人,正是与陈兆军约会的切克弗。谢廖沙的父亲是后贝加尔军区(总部赤塔)司令谢聂夫斯基。不能不说谢聂夫斯基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当初他发现苏联的局势很不稳定,经济也一片混乱,于是让谢廖沙去德国留学。谢廖沙在欧洲呆了四年后,并没有像谢夫斯基想的留在欧洲,而是返回了苏联。学了四年经济的谢廖沙知道,虽然苏联现在的政局和经济都不稳定,但是相对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只要把握好现在的机会,发财应该不是什么难的事。
回家后的谢廖沙并没有听从谢聂夫斯基的吩咐到内政部或是部队任职,而是选择了在由谢聂夫斯基控制的赤塔地区进行苏贸易,这几年下来,谢廖沙的确挣了不少钱,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很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够排到福布斯的排行榜上。可以说,谢廖沙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由于谢廖沙明里暗里有谢聂夫斯基的帮忙,另一个关键,谢廖沙拥有的启动资金是当时苏联最为紧迫地外汇。几年下来,谢廖沙干得风生水起的,渐渐的成了赤塔和黑河地贸易名人。谁都知道。如果有人接不下来的生意,就该找谢廖沙了。不过黑河的人都只知道有个切克弗,谁也不知道谢廖沙。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现在苏联还有克格勃,谁也不愿意惹上他们。其实谢廖沙也知道,自己的事克格勃肯定清楚得很,但是毕竟谁都知道,谢廖沙不过是挣点钱,况且要是想动他,还得试一试谢聂夫斯基的威力。因此谢廖沙一直在克格勃的视线边缘游走着。
自从上次跟陈兆军做成了几笔生意以后,谢廖沙的感触很深,这到不是因为生意大小的问题。对国的情况,谢廖沙还是知道一点的。他清楚,在国。能够用到军车进行运输地人,没有很深的背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陈兆军他们肯定的能量肯定能够在**方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个方面就是刘骏留学地事。别看谢廖沙人在苏联,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清楚国现在的一些情况。他可以想象一帮希望去美国留学的年轻人在美国驻国大使馆外面排队地情形。对于刘骏那么快就可以通过美国的渠道来到苏联。谢廖沙的感觉除了吃惊就没有其他的了。他想不通。陈兆军他们是如何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切的。他当然不知道,陈兆军他们除了插队夹塞以外,更重要的是用钱开路,对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来说,这也许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
刘骏到了苏联以后,谢廖沙跟他联系过几次。不为别的,他就是想了解一下陈兆军的情况。刘骏也没有什么好隐瞒地,大致跟谢廖沙说了一下。这下,谢廖沙基本清楚了,他跟陈兆军的结识不过是一个意外。陈兆军并不是有意思的想认识谁。就连他当地几次倒爷,也是玩票的性质,更多地无非是想引导一下刘骏。看过谢廖沙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了。最起码他清楚了一点。陈兆军是真的想要搞一套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回去。对这个,谢廖沙开始留上了心。
谢廖沙毕竟是学经济的。他只知道苏联目前的经济情非常危险,但是也充满了机会,但是他对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的事可是一窍不通,他甚至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于是他找了几个专家,四处打听这个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打听他才知道,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本就不是苏联的东西,目前世界上能生产这个东西的国家也非常有限,就连苏联现在也在寻找途经想要搞几套回来。这个消息顿时让谢廖沙感到心灰意冷,他是学经济的,非常清楚供需和供求矛盾。对于陈兆军需要的这些东西他知道,只要自己有办法搞来,一个转手,也许自己这一辈都不需要再做任何事。谢廖沙知道,凭借自己和家庭的影响力,只要不是什么先进武器,他都有办法搞到,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本来就不是苏联的东西,而且连苏联也在想办法搞这个东西。想到这,谢廖沙动起了心思。毕竟这只是一套机床,又不是什么关键的武器设备,换句话说,苏联是有可能搞到的。这就是说,如果有这样的途经,自己也可以想办法做个“转口贸易”,现在的关键是寻找途经,如果找到合理的途经,也许机会就来了。
谢廖沙非常小心,他清楚这些事情的关键,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事。如果能借助这个机会。也许这并不是什么可能的事。谢廖沙开始动起了心思,他明白,了解这件是情的渠道和途经是很重要。谢廖沙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关系寻找能够获得超大型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机会,很意外的一个机会,他到父亲的老朋友苏联太平洋舰队西罗诺夫的家里面去玩,西罗诺夫跟谢聂夫斯基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一个是后贝加尔军区司令,一个是舰队司令,由于两个部队驻地很近,平时需要配合的时间很多,两人经常相互联系,从战略上来说这是一个联防关系。谢廖沙跟西罗诺夫打听关于超大型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事情。西罗诺夫告诉他应该是近一时间之内会有一段从日本三洋公司搞到两套这样的设备地机会。听到这个消息,谢廖沙简直欣喜若狂,如果是进来的是一套设备。谢廖沙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其它的问题,必竟于他而言,祖国地利益还是高于一切的,但是现在这的情况是会有两套设备,也就是说,有可能可以留下一套,而把另一套卖出一个好价钱。谢廖沙并不忌讳
诺夫于他而言根本就是一个长辈,他相信无论自己说诺夫都会很理智考虑他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