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青蒿之乡 (第1/2页)
八月底,下了几场雨,高温终于稍微褪去。
山林中的正午依旧酷热难耐,但只要熬个把时辰,剩下的时间就相对好了许多。
可是蚊虫越来越多,一临近夏末秋初,就是蚊子猖獗之时。
尤其是郧阳山中,太多蚊子隐藏地方了,几场雨之后,人再进山简直是活受罪。
王宏宇深知蚊虫成长的各个阶段,知晓除了化学灭杀,做好水洼管理,也是防治蚊虫的关键。
蚊子已经借着几场雨之后的积水,大面积繁殖起来,此时出来的还是产的早的,再不赶紧处理,整个初秋山里都不好开工。
此时立刻动员建设军屯,将静止小水洼尽快填掉,以浑河军的强大财力,保证屯民、兵卒的正常肉类供给,尽快填掉。池塘、湖泊保护青蛙、蟾蜍和幼小鱼苗。
】
用火绳、香囊、艾草和蚊帐等复合手段,保护建设军屯屯民的休息。工作场地周围不留小水洼让蚊虫繁衍,不堆积杂物让虫子藏身。
看起来都是些皮毛小事,但是防范虫咬乃至蚊子传播的疾病,就是从这些点滴着手。
在王宏宇积极带动之下,郧县、房县、竹山、竹溪这四个地方,都很快得到克服,山里的工矿、竹木和种植未受太大影响,更没有发生蚊虫传播的疫病。
但是,稍微靠西北的上津县出现,然后很快在人口较多的郧西县也有。
一时间疫病传播、人心惊动,不到半个月时间,蚊子传播的发热流行,就有数百人感染病重。
得了的人严重打摆子,一会感到高热,一会又十分寒冷,病人大汗且虚弱,病情进展非常剧烈。
体弱者就有意识不清、呕吐休克,乃至病逝的。
而且病情还通过蚊虫进一步传播,有跨越更多县乡流行的趋势。
百姓们并不知晓是蚊虫传播,只是谈瘟疫色变。
王宏宇得到情报后,很快确定这次瘟疫应当是疟疾。
疟疾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疟原虫导致的一种非常猖獗的疾病。
在经济和医疗发达的后世,疟疾依旧造成全球每年相当一定的死亡数量。
在古代更是谈之色变、处置困难的可怕疾病。
不过,王宏宇倒还真知道怎么应对。
防和治,双管齐下。
巡抚衙门邀请湖广一省的郎中,知府衙门调集府内药材等物资,还严抓各县的应急处理。
郧阳府通判雷明,就带着官吏亲到郧西县,保障水源、药材、食物的充足。
之前浑河军有一营驻扎到郧西,为首的正是赵涵年。
他也具备将领的全局意识,在王宏宇的建议下,指导百姓清理水洼、保护益虫、灭杀蚊虫,最大程度减少这次传播疟疾的关键媒介。
王宏宇则派人到开封,购买一批药物的同时,还跟周王府的药材渠道取得了联系。
专门购买一样东西,那就是青蒿,也是真正的黄花蒿。青蒿本身即是黄花蒿,在后世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黄花蒿列做青蒿,所以沿用称呼为青蒿。也就是将黄花蒿作为青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