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在西南扎好根 (第2/2页)
比如在某一建设军屯下属的工具作坊,要打造相应的兵器、工具才能获得粮食、布匹、银钱作为生产队的报酬。
如果自己搞私活,那就必须自己找私人的渠道销售,因为私活产物不在建设军屯的收购范围之内。
报酬统一发放到各个生产队,由生产队内部的所有成员,按照劳动所得与技术水平、整体协作进行分配。
建设军屯的管理方式与浑河军、神农军等新军一致,按照辽河改编的制度,
实行自下而上的兵卒军吏参事会。
内部分配由众人讨论,官军吏无权决定分配,如此非自上而下的命令和服从,内部官吏更不可能是决定屯民的官僚。
当然,这是日常生产的状态。如此优待不是平白给予的,在战事或执行重要任务时,要统一听安排。
浑河军、神农军以及未来王宏宇麾下的其他新军,并不是因为武器好才强大,也不是因为待遇好才有积极性,其根本是实行了这种平时自下而上、战事服从听指挥的体制。
建设军屯在生产中就有这样的组织度,所以可以跨过自发的阶段,直接进入到有组织、有分工、有集体参与的更高阶段工场手工业。
王宏宇不收税,难道直接圣母婊?
当然不是!
首先生产的方向和任务,是要根据战略规划而来。
然后王宏宇不赚每个生产队的钱,更不在每个劳动者身上抽成。
赚钱的地方,是通过做渠道来赚。
也就是通过交通运输的优势、通过走量保质的实力、通过布局在各地的商站,表现为赚取不同地域的差价,实际上是以高水平生产力的产品,来赚低生产力水平的价格。
简言之,建设军屯生产力高,产得多质量好渠道还畅通几倍于他人,然后还按照一般市场价格售卖。
那当然赚得很多了。
这就是《生产论》的实践效果,别人还在资本主义萌芽,最多走到了个人资本主义。
王宏宇对内为公有制,对外实行集体资本主义。
直接是几倍代差,爆杀别的竞争对手。
为了不打断华夏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王宏宇的建设军屯,恰好有意避开东南沿海萌芽的纺织业、制糖业、陶瓷产业等萌芽。
这样东南的这些产业不会被自己冲击,免得自己崛起,断了华夏自己人的财路。
矿产、工具、交通、施工、家具、兵器、书籍、奢侈品、酱料罐头等等,哪一个集体资本主义,都不会挤占东南纺织、制糖、陶瓷的萌芽和发展。
于是川黔各地的建设军屯,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了。
这些建设军屯产粮只是维持自己生存的基础,更多精力放在上述产业。
除了不抽成以保证屯民日子好一点,如果真的是开矿、修路、搞手工业任务重了,粮食稍微不够吃了,也不用怕。
因为各个建设军屯乃至各个五十户的队,都有一定的盈利资金。
这些资金在平时吃饱饭时可以投入再生产,在粮食不太够时,可以用来收购府县、土司治下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