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8章 招贤纳士 (第2/2页)
“精兵简政?”
石遵的眉头一皱:“魏王,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此做?其中凶险,不亚于如履薄冰啊。”
“陛下,臣已经盘算过了。当前,朝廷的各部兵马,大概有五十万之众!屯于各地,或者就近驻扎于邺城,而这些兵马,良莠不齐,老少皆有,战力有些低下。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五十万兵马,朝廷养得起,但不能纵容下去了。”
“臣恳请陛下下达裁军的诏令,裁撤二十万的军队!”
“什么?二十万?!”
石遵吓了一跳!
“魏王,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二十万的军队啊!朝廷若是只有三十万的军队,何以震慑诸侯,何以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陛下。”石闵沉声道,“此事,必须由朝廷牵头。朝廷开了这个口子,便可以命令各地诸侯,按照一定的比例裁撤兵马,举国上下,精兵简政,如此一来,陛下可以趁此机会,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彻底掌控兵权。”
“不可。”石遵断然拒绝道,“此事,魏王休要再提。事关重大,稍有不慎,我大赵便有可能万劫不复!而且现在时局混乱,怎可随意裁军?”
石遵可不是傻子,赵国的形势如此混乱,下达这么一道“裁军”的诏令,岂不是便宜了石闵?而且,这样一来,作为发起者的石遵必然被各地诸侯记恨,说不定又要引发几场叛乱呢!
石闵对此无所谓,反正只是试探一下石遵而已。
石闵垂手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请讲。”
“国之强盛,首在人才。过去我大赵国重武,征战频频,而民力枯竭,府库空虚也。为何民乱屡禁不止?盖因黎庶已经被逼上绝路,已经活不下去了。治国,治理地方都需要人才,所以臣恳请陛下,颁布招贤令,设立招贤馆,便如同当年的曹魏武帝一般,招贤纳士,不问出身,不论高门还是寒门,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仕,皆可有用武之地。”
“这……好,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石遵想了想,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谢陛下。”
事实上,自石勒开国以来,羯赵国从未真正重视过人才。
石勒还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且不说其残暴的一面,在用人这一方面,石勒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的。
石勒重视教育,在段部鲜卑和乌桓都相继归附支持自己,王浚势弱,领下司州、冀州等地安定,人民开始缴纳租税时,在当地设立太学,以明经善书的官吏作文学掾,选了部下子弟三百人接受教育。
后来,石勒又在襄国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选了部下和豪族子弟入学。石勒更曾亲临学校,考核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成绩好的就获奖赏。
石勒称赵王后,命支雄和王阳为门臣祭酒,专掌胡人诉讼,命张离、刘谟等人为门生主书,专掌胡人出入,且禁制胡人欺侮汉人,以胡人为国人。另又迁徙三百家士族到襄国,置崇仁里让他们聚居,又置公族大夫统领,实行胡汉分治。
石勒亦重视修史工作,命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又命记室佐明楷、程阴、徐机撰写《上党国记》,中太夫傅彪、贾蒲、江轨撰写《大将军起居注》,参军石泰、石同、石谦、孔隆撰写《大单于志》。称帝后又擢升五个太学生为佐著作郎,记录时事。
石勒又行考试机制,初建五品,由张宾领选举事。后又定九品,命左右执法郎典定士族,并且副任选举职能。又令僚佐及州郡每年都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
后来更以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考试经的制度。又于称帝后命各郡国设立学官,每郡都置博士祭酒二人,学生一百五十人,经三次考试后才毕业入仕。
在政治上,石勒还求贤纳谏。
建平二年(331年)三月,石勒将营建邺宫,准备迁都于此,而廷尉续咸上书切谏,石勒怒,欲杀之。徐光力救,劝勒不可因直言而杀列卿,石勒叹息说:“为人君,不得自专如是,岂不识此言之忠乎,向戏之耳。”虽然石勒停建邺宫是暂时的,但他还是赐予续咸绢百匹、稻百斛,以为奖赏。
并且,借此机会下令与公卿百寮,每岁贤良方正、直言秀异、至孝廉等各一人,所考试的答策为上第者拜官为议郎,中第者为中郎,下第者为郎中。并令“其举人得递相荐引,广招贤之路”。
石勒的招揽人才,重用贤能,可说是经常的和一贯的。他早期就成立了君子营,从实践中认识张宾确有出人之才,于是就重用他,并且用而不疑。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08章 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