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六六阅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39章 诸君入我怀

第239章 诸君入我怀

  第239章 诸君入我怀 (第2/2页)
  
  就是那个《庐山恋》的张瑜,汪嘉伟去找张瑜的时候,张瑜正和张建亚打的火热,后来她也确实嫁给了张建亚,再后来就出国,然后把他一脚踹了。
  
  “您好、您好。”张建亚听了江弦的名字,特别激动,“您的小说我都看,我买了好几本。”
  
  “坐下说。”
  
  江弦递给他一根儿万宝路,“想当导演么?”
  
  张建亚腾一下就立起来了,两眼放光,“我太想了!”
  
  张建亚也是第五代里的名导了,曾经执导:《三毛从军记》
  
  潘子演的那个《绝境逢生》
  
  徐峥演的那个《爱情呼叫转移》
  
  既然决定找他编导,江弦就和他多聊了一会儿,让张建亚去查外国纪录片的资料,提前想想这个人物纪录片怎么拍。
  
  回到北影厂,江弦请江怀延帮忙,替他联系北电的校领导给他调人。
  
  花了几天时间把手续办好,江弦把他这群兵聚一块儿,领去全聚德搓上一顿。
  
  编导是张建亚、陈皑鸽,摄像交给张艺谋、顾长卫、侯咏、吕乐四大金刚,同时还负责灯光、录音、美工。
  
  江弦扫了一眼。
  
  这帮后世的老家伙,如今一个个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喜欢吃啥就点啥。”他把菜单递过去,开始笼络人心。
  
  一桌人一个个都还挺拘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菜单往手里传了一遍,都不好意思点。
  
  “江弦同志,还是您点吧。”张艺谋腼腆的把菜单递回去。
  
  要是国营饭店,服务员早撸袖子准备骂人了,耽误半天事儿最后说不点。
  
  亏得是全聚德服务态度好,服务员也不催促。
  
  “这样吧。”江弦接过菜单,看向身旁,利利索索道:“油爆鸭丁、软炸大虾、鲜蘑油菜、香菇笋片.”
  
  他噼里啪啦一点就是十几个菜,豪爽程度惊掉一桌人的下巴。
  
  江弦现在就是顿顿吃全聚德他也吃得起,这一张菜单的东西全点上一遍,加起来超不过50块钱。
  
  当然了,他不是冤大头,点这么多菜,自然是要镇一镇这帮人。
  
  俗话说得好,想要当人家的老大,得先学会选准时候买单。
  
  这么一顿饭,正是他笼络人心的好机会。
  
  “都能喝酒不?”他问。
  
  “太能了!”
  
  把酒倒上,推杯换盏,江弦捡着一群人最熟悉的电影领域一聊,气氛霎时间变得融洽。
  
  “江弦同志,没想到您这么懂电影啊?!”侯咏吃了一惊。
  
  陈皑鸽说,“江兄可是《电影创作》的副主编,放北影厂里那是文学部副主任那一级别的,天天琢磨,肯定比你懂电影。”
  
  “行了、行了。”
  
  江弦笑笑,抽了口烟,语气淡然,“别喊我江弦同志了,以后既然都一个剧组的,都是自己人,老是江弦同志、江弦同志的多见外啊,你们都比我年纪大一点,喊我小江就行。”
  
  “那哪行?有失体面!”
  
  他大侄儿陈皑鸽一个劲儿的摆手,“这样吧,以后就喊头儿。”
  
  其他人眼前一亮。
  
  “头儿?”
  
  “哎,这个好!”
  
  “成,您是我们的头儿,就该喊头儿!”
  
  江弦嘴上推辞着说不要,身体倒很诚实的爽了一下。
  
  算是没白带陈皑鸽这小子玩儿,大侄子很有当狗腿子的觉悟。
  
  等吃喝了个差不多,聊起事情,江弦把拍摄项目给几人详细的讲了一遍。
  
  这会儿国内没有纪录片的概念,只有极少数的电视台专题片,所以就连一群学电影的,都有些迷迷糊糊。
  
  不过听江弦大概一讲,众人都是一阵兴奋。
  
  新的记录方式!
  
  在80年代初,冲破既有的意识形态框架、寻求非主流的声音,展现个性、标新立异,是这时期年轻人的共同愿景。
  
  无论是“星星画展”还是芒克和北岛创办的《今天》杂志,这种愿景在一个不小的圈子内已经蔚然成风。
  
  处于同一个环境的大风气影响之下,影像方面自然也是蠢蠢欲动。
  
  这种先锋拍摄艺术活动,正是他们心中的向往!
  
  “头儿,我这些天查了查资料.”
  
  张建亚给大家分享,纪录片这个概念在国外诞生都很晚,这个词是一个英国人格里尔逊提出来的,不过他没给确切的概念,所以真正的纪录片是什么,众说纷纭。
  
  江弦直接给他明确了拍摄内容,“一集拍一个作家,这一集就来介绍这个人物。”
  
  一伙人探讨起具体的拍摄,都是年轻人,想法那叫个天马行空。
  
  “直接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跟踪拍摄。”
  
  “不行、不行,光这么拍,没有故事,观众们看完脑袋都是糊的,讲一个人物,怎么能少掉他的过往?”
  
  张艺谋提出他的主意,他觉得不应该只记录生活,还应该去他们曾经居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拍摄,从旁人的口中再去记录下更多的痕迹。
  
  “这倒是个很大胆的想法。”
  
  他这话启发到了江弦,他原本的主意就只是跟拍生活夹杂些采访,给王扶林说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他和王扶林几乎把所有的预算都算在了胶卷上,因为第一部纪录片《流浪京城》就是这么拍的。
  
  如今想来,这计划确实有点儿单纯,这么拍出来,那只叫个录像,没太大的拍摄价值。
  
  一帮人七嘴八舌的,大概讨论出个拍摄的雏形。
  
  张建亚这时候才想到,“头儿,咱们第一集拍哪个作家?”
  
  “是啊,还是应该针对拍摄对象设计方案。”
  
  江弦沉吟片刻,缓缓说出一个名字。
  
  “茅盾。”
  
  作为“中国文学”纪录片的第一集,不拍茅盾老爷子,那真是说不过去。
  
  一桌人同时吓了一跳。
  
  “他老人家.能给咱拍么?”
  
  “那是我负责的事儿,你们去想怎么拍就行了。”江弦拍了拍张建亚的肩膀。
  
  他对他寄予厚望。
  
  找这小子,就是因为他先锋,80年代末就玩起后现代主义拍摄、超现实主义电影了。
  
  他拍的《三毛从军记》也是把真纪录片与卡通段落拼接,玩真假于股掌之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一剑独尊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裙下臣 帝霸 龙纹战神 迷踪谍影 永恒圣帝 逆剑狂神 毒医娘亲萌宝宝 御鬼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