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粮草当先行 (第2/2页)
嗯,小爷自己的萧何、张良么?有啊,目标大大的有,不要说中原哪,就是隔壁魏郡邺城里就有两个大能,田丰、沮授。可是哥当初一到渤海郡就征辟他们了的,他们居然不搭理哥。冀州牧韩馥那种废材,他们却是一征就起!算了,你们这些冀州大族,小爷迟早要把你们一个个毁灭!
“孝先、季珪过谦了,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你们。这样,我们先说仲兴说的这三件事情具体怎么解决好了。通的意思,牟平庄园虽然现在只剩下个空壳,但毕竟是我长岛生产基地最近的陆地屏障,不能丢,丢不得。子韧,通虽然也很想带你回陈留,不过这次只能先委屈你了。你带通的五百亲卫队,从渤海走海路去牟平,协助仲兴守城。到了牟平后,直接给我父母说,让他们到南皮来。我爹年纪大了,儿子尽孝的时间不会太多了,等我从酸枣回来,以后就和我住在一起。”
“呃,主公,典韦带你的亲卫队走了,你去酸枣,谁来保护你?”
“哈哈哈,子韧,你身后那两个年轻人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了。”
“呃,哦,对啊,有子义子龙在,典韦就没啥担心的了。”
“子韧切记,我东莱庄园连同长岛在内,常备兵只有五千人。绝对不可出城野战。只要守住那里就是大功。大家跟我平定黄巾都知道,蚁贼攻城都是有算计的,若是攻打时间太长,消耗粮食太多,他们自己就会撤走。所以,子韧,绝不野战。你记住了?”
“喏,主公放心,韦自知不善统兵,不过在仲兴手下做个冲将,哪里防守吃紧就冲哪里,还是绰绰有余的。”
很好,自己的手下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你这次去牟平,多带一些海船去,要那种内部房间宽敞的大海船。去了之后请我父亲带领青州的士子及其家人一起到渤海来。嗯,你出发不久估计我也要走了,请他们到了南皮先来见孝先。孝先,通也对你抱歉得很,不能带你回陈留了,青州诸贤你和他们共事过,也只有请你担任太守府主记,在通不在的时间内,主持太守府运作。”
“喏!”
“如此一来,青州那边的事情就解决了,随通出征和在家留守的人也差不多定了。季珪(崔琰)、子龙(赵云)、子义(太史慈)还有季观(高览)随我出征,孝先(毛玠)汉升(黄忠)在家分掌政军,子明(蒋蒙)负责后勤,十五哥回来后照看内宅。如果通不在的时候有大事发生,你们四个人商量着办。若是意见相持,以孝先的意思为准。通计划这次出兵,带长枪兵三千人,刀盾兵一千人,轻骑兵两千人。渤海世家大族私兵三千人。共计战兵九千人,战马四千五百匹。子义、子龙、季观,明日开始整备战兵,命令被抽调部队的屯长务必于十日之内带兵到南皮县集中,逾期不到者,斩!”
“慈(云、览)领命!”
“子明,征调民夫八千人,独轮小推车三千辆,大车两千辆,驮马两千匹,粮食十万石,肉类罐头五十万筒,锁子甲一万套……二十日之内,以上人员、物资必须在南皮县聚齐。另外,请将作从事赵子逸明天到我这里来一趟,我有一批特别的物件要他的将作队加班加点的给我赶出来。”蒋通说到这里揉了揉额头:“可惜,我渤海健儿多年来纵横北海,水军实力天下第一,要不是这个季节黄河封冻,我军直接以平底小沙船沿黄河一路西行直抵雒阳,岂不快哉!哪里需要动员这么多民夫、驮马。”
“主公。”蒋蒙起身道:“自中平元年主公起兵以来,每次作战,最重后勤。昔年我青州联军出兵,首先计算的是粮食多少,之后才考虑出兵数量。而我渤海郡的战兵,自成军以来,从来都是只管作战不问其他,故而战力远胜昔年之青州联军。蒙闻无论是袁本初的巨鹿兵,还是韩使君的魏郡兵,都是自己背负粮食去前线。士兵又要打仗又要做民夫,如此士兵,如何能对抗董卓手下精锐之北军、剽悍之凉州军。到时候,还不是要靠我渤海军抗大头。主公,您这次带的战兵是不是少了点?要不带足一万战兵,渤海世家大族私兵凑够五千人如何?蒙这边可以保证,便是征发民夫两万人,粮草一百万石都不会让我渤海伤筋动骨。我渤海武库内锁子甲确实只有三万副,不过若是从长岛基地紧急征调,十日内,两万副锁子甲就能在滨海港登陆。我渤海全郡道路通畅,物资从滨海港上岸后,十日内就可运到南皮。主公,蒙在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您了,迄今已经快二十年了。早年主公经常说‘穷家富路’,这远征雒阳,一路之上不确定的事情实在太多,主公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嗯,子明,带出去的兵多了,家里就空虚了啊。汉升一个人看家,本来就很吃力了,你还要把兵都抽走?”
“主公,现在天下的大敌不就是董卓么?他还能越过酸枣打到我渤海来?”
“孝先、季珪,给这个不明天下大势的家伙讲讲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是谁。”
“呵呵,子明兄,董卓虽然凶残,不过离我渤海毕竟很远,我们去参加会盟,主要是为了尽身为大汉臣子的义。而我等的基业却都在渤海,不能不为这里打算。子明兄,北方那两个姓公孙的,才是我渤海最大最危险的敌人啊!”
“公孙瓒?公孙度?”蒋蒙完全糊涂了。
“呵呵,”毛玠也紧跟着解释道:“幽州自大汉立国以来,都是抗击北方蛮夷的前线,终年战事不断。而幽州寒冷、土地贫瘠,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自足。炎汉四百年以来,都是靠南边的冀州拨出粮食供应幽州。现在朝廷已经无法号令关东,冀州怎么还会拿出粮食给幽州?不要说这两位公孙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单是为了生存,他们也必须南下!辽东太守公孙度,自今年年初到任以来,打击豪强,整顿法令,怎么看都是有雄心的人。趁着天下大乱,辽东偏僻,必然自立!之后肯定是东攻三韩,南略青州。而我渤海、牟平、长岛都在其南下之必经之路上,我军与公孙度必有一战。所以主公才派善于征战的黄伯擢(黄叙)替代长于内政的蒋十五镇守滨海港啊。而公孙瓒嘛,代郡的幽州牧刘虞一直和他不对付,现在天下大乱,更是不会再供应军粮给他。他手下那么多骑兵,消耗极大。要是傻傻的守着一个右北平郡,迟早都是饿死的份,所以,也只有南下。南下之路上,我渤海又挡在这里了!”
“怎么这样?主公,我们为了大义讨董出兵,这两个公孙进击于后?我渤海危矣!”
“哼!子明不必担心!我渤海健儿,五年来搏击大海,早就锻炼出天下第一的水军,公孙度不来则已,来则必败!至于公孙瓒,久闻白马义从天下无双,我黄忠早就想领教了。子明,我渤海的长枪兵本来就是为了克制白马义从而生的。主公不在,又带走了全部轻骑,忠要聚而歼之或许困难,不过打得公孙瓒抱头鼠窜,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说。”蒋通总结道:“子明,兵不能再多带了。带的太多,只会刺激两个公孙提早对我渤海发动攻击。通预计,这次讨董,最多不会超过半年,回来的时候是夏天。两个公孙要动兵南下,一般也要等到秋高马肥之时,所以我们还是有时间的。”
……
这一次众人的会议因为议题实在太多,不知不觉就开得很晚。等到蒋通终于回到居室的时候,都快天亮了。
“夫人为何还未歇息,你是有身孕的人,怎么如此不在意自己的身体呀?”
“夫君,又要远征了么?”
“嗯,天下诸侯群起讨董,渤海岂能置身事外?”
“夫君为天下大义起兵,理所当然,可是妾身担心父亲大人……”
“嗯,夫人放心,为夫此去,剿灭董卓可能做不到,不过将外父大人一家带回渤海,却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连百战百胜的蒋浩然都不敢说能剿灭董卓。夫君,难倒此行真正的大敌不是董卓,而是关东盟友么?”
“夫人高见!”
“夫君,妾身早年在雒阳也曾见过袁家的这位大公子,袁本初色厉内荏,多谋少断,好图虚名,不能容人。此人既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酸枣会盟,以他为盟主,这样的联盟,根本就不会成事。夫君名望高于他,文采军略武艺都高于他,他如何能容?夫君在前方奋战,袁本初必定在后面计算夫君。夫君万万小心!”
“夫人放心,为夫此去,只求击败董卓几次,让他交出外父一家足矣。至于拯救陛下,匡扶朝政,为夫迟早是要去做的,但不是这一次。”
“妾多谢夫君,哎呀!”
“夫人怎么了?”
“没事,小家伙又踢我了!”
“这个小王八蛋,居然敢踢我老婆,待降生下来,为夫要好好教训这厮!”
“夫君,他是小王八,那你是什么?”
“嘿嘿,为夫当然就是又老又蠢的老王八了哦。”
“嘻嘻……夫君,薇算算产期将临,可能等不到夫君凯旋就要生了。不如夫君先给孩子取个名字如何?”
“嗯,不知道孩儿是男是女啊,不如就叫‘鲲’吧,庄子云:‘北冥有鱼,其名曰鲲’,我渤海郡东面,不就是北冥么。至于小名,咱们还是拿药材来取,若是个男孩呢,就叫‘远志’,若是女孩呢,就叫‘当归’,如何?”
“好口彩,愿夫君此行,一展鲲鹏之志,早日归来……”
——————我是冷汗淋漓的分割线————————
汉代开府的高官府里,一般设有两个长史。随军长史和留府长史。随军长史跟随长官出征,留府长史在长官出征时,代替长官掌握全部事务。比如诸葛亮屯汉中时,杨仪就是随军长史,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为留府长史。
晕死,中平元年是西元XXX年,数字通不过审核,所以把数字全部省略,重发了一章。待会要是编辑人工通过后大家看到两个24章请见谅。
话说,这书大家看了到底觉得怎样啊。觉得扑街早点说,我也懒得一天上班完了晚上还要加班写这个。觉得还行也早点说,给点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嘛。在书评区留言又不花钱,这事儿不算难嘛。